服务热线
0934-8230698

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


  • 0934-8230698
  • 553630743@qq.com
  • 育才西路恒美三期一号楼
    (恒美时代大厦)8楼

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:甘肃信合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>> 新闻中心 >> 浏览文章



传承城市文化,推进城市更新 委员王生强献策 添加时间:2025年01月10日



传承城市文化,推进城市更新

委员王生强献策

城市更新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,从“十一五”到“十四 五”期间,国家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,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财力、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,我市也相继实施了棚户区改造、城中村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,保障性住房供给等重大项目。同时,城市的道路交通、绿化美化、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,使广大居民都深刻的感受到,生活越来越方便,环境越来越美好。


传承城市文化,推进城市更新 委员王生强献策

西峰区作为庆阳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自撤地建市以来,城市建设速度之快,扩张规模之大前所未有。但是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,有时会让身在其中的我们产生陌生感,仿佛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正在慢慢被切断,那些刻在庆阳人骨子里西峰记忆正在模糊和消失。曾经的城市标识如百货大楼、东湖公园、小什字,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“人面桃花”。而很多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区域如彭原镇、秦霸岭、炮台巷、 火巷村、联合村也正在慢慢变成不知所云的地名。

近期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务之一,就是要大力提振消费,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。

委员王生强建议:

一、在城市更新规划中更加重视文脉传承,彰现城市特色。

早在2020年8月,住建部就下发了《关于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切 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,坚决制止破坏行为的通知》,要求“加强 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评估论证。对涉及老街区、老厂区、老建筑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各地要预先进行历史文化资源调查,  组织专家开展评估论证,确保不破坏地形地貌、不拆除历史遗存、不砍老树”。今后几年,城市更新或将成为国家投资重点, 建议我市在制定“十五五”城市更新规划中,应把空间改造、功能升级、文脉传承作为重点,进一步明确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 貌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方案,确定重点保护区域,明确保护职责,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保护修缮措施。借鉴全国城市更新各试 点城市的成功案例,放眼未来,拓宽思路,通过规划改造提升特色文化街区、特色商业区、特色民居群,划定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等,使最具代表性,最有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得到保护 和传承。

、在城市更新中更加重视“留改拆”并举,提升城市风貌。

历史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。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 古迹、文化遗存、习俗风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,更是一代 又一代庆阳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。目前,我市正在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,人文魅力是中心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原素。因此,城市更新不能单纯进行物理空间上的“拆改 建",而是要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,通过表层的更新改造,甚至 小规模、渐进式的有机更新和微改造,促进城市生产、生活、 生态等服务功能升级。要选择那些承载庆阳人历史文化记忆的老旧街区、城中村、商业街区,在利用提升风貌的基础上,更加注重道路、供热、停车场、充电桩、物流等城市服务功能的改进和提升,让城市真正成为以人为本,有文化、有温度的精神家园。

三、在城市更新中更加重视城市文化体验,留住城市记忆。 

将城市文化体验作为城市更新和文旅开发的前提,积极规避以 往城市建设中文化特色不明显、街区建设同质化等影响城市竞争力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,深入研究,充分论证,不断完善城市规划设计,丰富游览和生活体验。要通过数字信息技术、智慧城市管理、微景观设计等细分城市文化体验单元,使大到广场、公园、建筑群,小到公交站牌、门头招牌,电梯厢广告设计等,尽可能多地融入庆阳历史文化元素,让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留存在城市肌体里,沉淀为城市独特的印记和标识,让城市处处见历史、显文化,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让外来游客能真切感受到城市的人文魅力、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,让身在其中的城市居民能增强文化自觉,提升文化自信,更加热爱城市,时刻维护城市形象。

传承城市文化,推进城市更新 委员王生强献策


给我们留言